吉利控股与FF合作再一次证明“谣言”是遥遥领先的预言的事实——从吉利与FF双方“我们不对市场传闻置评”到1月29日双方不约而同官宣“合作消息”,不过48小时。不予置评的原因很简单,留给市场与媒体更多可以猜测的空间与时间。
根据吉利控股以及FF双方消息,吉利除有可能代工FF外,还作为财务投资人参与了FF上市的投资。吉利控股方面形容该笔投资用了“少量”一词,但到底是多少双方均未并未透露。
援引1月28日FF方面消息,普通股PIPE包括来自美国、欧洲和中国的超过30家长期机构股东。PIPE基石投资人包括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金融机构、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汽车主机厂和中国一线城市。本次合并交易大约为FF提供约10亿美元的资金,其中包括PSAC以信托形式持有的2.3亿美元现金。显然,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汽车主机厂为吉利。
29日,吉利与FF合作消息成为汽车圈异常热门话题,原因很简单,吉利作为传统的民营汽车企业与近两年备受争议的FF“牵手”,颇有不走寻常路的意思,但亦有评论认为,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对“买买买”都来者不拒,至于保守的“合作与投资”根本不值得意外,况且还有一个“中国一线城市”做背书。
而对于吉利对FF如此青睐,亦有行业人士认为,尽管吉利是中国品牌的销量冠军,但其在新能源领域存在明显短板,“几何”品牌表现一直不温不火,颇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,在新势力以及竞争对手比亚迪、广汽以及长城汽车均在新能源领域表现不俗,甚至新能源高端产品与技术上均进入正轨的情况下,新能源成为吉利的明显短板。
对FF而言,落地中国的关键是“稳”。无论是FF,还是贾跃亭,赢得市场信任的机会只有一次——2017年FF创始人贾跃亭的“出走”是难以抹去的“疤痕”。
事实上,2017年7月4日,贾跃亭出走美国,他就孤注一掷地把自己与FF“强烈捆绑”在一起,这是他证明自己的最后的梦想。FF造车失败,贾跃亭为梦想窒息将成为现实;FF造车成功,贾跃亭的梦想会让一些人产生“窒息感”。
随着,FF在中国“实质性”的落地,FF官方预订FF91渠道亦正式开放,预订金为50000元,预订可享受全球专属FFID、最新产品活动/活动信息,线上/线下销售活动参与权,个性化定制服务。细则中称,在签署车辆销售合同前,可以取消预订,订金全额返还。
纵观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,最火爆的莫过于中国,新能源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抑或科技产品,而是一个承载着金融属性的产品。
2020年蔚来累计销量为4.3万辆,但其市值已经超越年销量930万辆的大众汽车以及销量230万辆的宝马。再比如,恒大汽车在产品仍未量产的前提下,其市值已经突破4000亿港元。
一定意义上说,吉利与FF合作,是一场很愉悦的各取所需式的好生意。
时下,之所以很多人对互联网造车,甚至传统汽车厂商的某些出格“战略”不解,主要是认知角度的不同——你认为汽车是汽车,但现在我们更应该把汽车看做是一个拥有汽车功能的“社会性产品”——至于是金融属性多一些,还是科技属性多一些,这已不再重要。
曾记否,2018年,李书福怒斥“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”,但如今吉利却诚实地与互联网造车公司“合作”,这短短两年多时间的“大彻大悟”所折射的是,新能源汽车的的确确是资本市场的“金饽饽”。
日本著名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: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物,人们要么是处心积虑地抛弃,要么是不择手段地求取。